《寰宇財經》「自由系統」兼具專業與態度,值得信賴的IT智慧管家

🎬播出頻道:寰宇財經台、華視新聞台
🎬節目製作:星澤國際 - 台灣好品牌

 

自由系統創辦於2002年,為全台灣第一間MSP(Managed Service Provider),提供企業全方位的IT訂閱託管服務。觀察到企業端需求和ICT服務市場之間的大段落差,曾深耕於電信產業、自身兼具技術與業務經驗的創辦人俞伯翰認為,問題出在於嚴重的「資訊不對稱」現象。

過往企業通常是由少數的MIS/IT與採購人員,與很多的SI、ERP廠商、電腦維修公司共同維運使用者電腦、軟硬體、機房環境、網路……等基礎架構。由於IT的專業領域既廣且深,廠商各司其職的缺點就是缺乏整合性規劃,一旦專案結束、廠商離場後,問題才接踵而來;加上IT市場價格戰下往往服務品質不一,後續技術障礙無人處理,企業只好再度苦尋高明。最後,企業容易因受限於預算和資訊落差,購入不符合需求的產品規格,或誤判廠商的技術能力。

企業的IT隱性成本往往藏在技術維運人力,以及各項的軟硬體、雲地端資產,和無窮盡的維修費用。若能打造一個「即服務平台」,從環境評估、資訊規劃、技術導入到長期的維運服務,都可以交給專業資訊策略顧問主動管理,較能夠預防問題發生,降低財務黑洞,更重要的是減少資安風險。

 

串聯產品孤島,將一切化繁為簡

 

起先,客戶會擔心資訊、資安這些敏感的任務是否適合委外,但隨著近年來雲端服務成為顯學,「訂閱制」的服務模式逐漸被企業接受,這種按月、按需付費的方式反而降低了企業財務和管理的負擔,讓人力與資源配置更彈性,更可以更快速因應日新月異的科技。

多年來站在第一線與企業主溝通的業務經理許廷輔表示,資訊服務領域一直在加深、加廣,愈是走向專科化,愈是催生整合的需求。企業期待的是做到「one-stop shopping」,而且付費後,問題保證能獲得解決。曾經有半導體業客戶的CIO透露,過去他們一直都在找全方位的託管服務商,可是大多數廠商的合作是建構在單一解決方案的技術導入,無法提供長期維運服務,更不用說有一些客製化需求和更複雜的架構問題,廠商不僅不敢保證有能力處理,更糟的是還會為了成交而over promise技術能力。

「當原廠不斷推出新的解決方案時,企業擔心的是,當我不熟悉這些,導入失敗怎麼辦?後續維運怎麼辦?中途會不會對現在的營運造成衝擊?投資這些能帶來哪些效益?」自由系統擔任的就是企業端與原廠端之間的催化劑,先了解客戶的需求與情境,再設計客製化的服務架構,把各家解決方案統籌妥善,最後由技術團隊實行維運。這樣高度客製化的資訊顧問與託管服務讓許多金融、高科技、醫療、生技等產業客戶buy-in並信任。

 

當服務都被產品化,服務更是不可或缺

 

使用科技的是人,資訊管理還是要以人為本。「以一般企業的配置來看,使用者對IT的人數比大約是50:1,加上近年來大缺工現象,組織流行走向精簡化,資訊人員比較少的狀況下,就很難去兼顧到所有資訊專業領域。」傳統的IT人力配置已經很難應付雲端、資安這些快速發展的知識技術,企業也逐漸意識到,找人才、養人才愈來愈不容易,應該讓他們的IT專心處理和核心業務相關的問題。

「市場習慣將服務『產品化』,例如弱點掃描,或是常見的SOC。企業導入這些解決方案後面臨的問題是,找不到人來處理後面的問題。以現階段來說,人為的服務還是不可或缺的。」真正擁有策略價值的服務,不僅限於技術支援,而是能夠真正了解每一間客戶的需求和情境,協助企業推動數位轉型或資安政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