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理人觀點:IT 部門為何變成財務黑洞?除了工程師不善溝通,還有這些問題要面對

∎ 本文經作者授權原載於《經理人月刊》,點此看更多專欄文章

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。早在 30 年前,知名管顧公司 BCG 曾出版策略經典—《時基競爭》,當中提到企業勝出的關鍵在於速度,而不是規模。即使公司規模再大,如果不能敏捷、快速地因應變化,就可能遭到淘汰。

數位轉型是打造企業敏捷力的手法之一,然而管理者往往只注重 IT 的表面數位化,無法真正改造出敏捷的體質。我認為消極的資訊管理模式,正是讓 IT 淪為財務黑洞、且無法發揮積極投資效益與生產力的主因。所謂消極、也較為傳統的資訊管理模式有 3 大特徵:

  1. 有洞補洞、能動就好: 電腦、系統或機房壞了才找廠商來修,治標不治本。IT老是被老闆追究哪裡又出了問題,或被使用者抱怨,形成惡性循環。
  2. 資源分配保守,省錢至上: 掌握預算的通常不是技術專業出身,認為投資IT沒有商業效益,加上IT不見得理解商管語言、不擅長向上溝通,資源爭取不易。
  3. 反應不夠敏捷、精準: 過往 IT 需要和眾多供應商偕同維運,處理來自各部門的需求及問題,溝通缺乏效率,容易出現資訊不對稱,讓環境整合失序。
處於數位轉型浪尖,資訊管理方法也應改革。圖:資料來源:俞伯翰/《經理人》王宥筑製圖處於數位轉型浪尖,資訊管理方法也應改革。圖:資料來源:俞伯翰/《經理人》王宥筑製圖

企業改革 IT 部門的 3 大原則

雲端、AI 等新興科技逐年以指數型成長,企業若不擁抱新科技以增強企業營運體質,或是應用於市場策略布局,很快便會落於人後。

不同組織與業態有不一樣的情境與痛點,專家對於資訊管理模式該如何改革沒有定論,從大趨勢而論,我認為管理者應該考量下列 3 大原則:

 

一、適應新技術的難度提升,必須快速應變與整合

科技衍生愈來愈多新形態的產品與服務,每個技術領域不僅各自走向專業化,革新的速度也只會愈來愈快。講到資訊部門的痛苦,好比當初推出 Windows Server 2016 時 IT 紛紛學習這套版本,直到好不容易全部更新上了,業界已經推出 Windows Server 2019。加上雲端進場,技術推陳出新更快,傳統模式下企業找人才、養人才的速度根本追不上。

而在選商層面,不要被價格策略和銷售語言牽著鼻子走,謹慎過濾擁有專業認證、實務經驗以及原廠合作的供應商,才能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吃悶虧。

 

二、不只考慮當下,預防風險才能走得遠

傳統的 IT 管理模式是用「採購」的觀念做案子,使用之後才是問題的開始。往往當外包廠商離開,或是軟硬體保固結束之後,問題修修補補,難以被根治,久而久之,企業的資訊環境便因缺乏整合性規畫而發生意外。

我們經常將數位轉型比喻成一段旅程,走得遠的才是贏家。數位轉型要靠IT的韌性打造強健體質,落實積極管理才能將資安風險降到最低。

 

三、專注於核心業務,擺脫低效率的試錯成本

投資成本與效益才是管理者最關注的議題。資訊領域的試錯成本非常高昂,企業若是導入新技術失敗,將可能造成系統斷線、營運停擺等風險,雲端訂閱費用、軟硬體支出與人力成本也不容小覷。

所以別再指揮IT處理不熟悉的領域,讓他們專注於企業的核心業務―通常是資料(Data)與應用(Application)的管理和開發,專業化分工可以省下不必要的風險成本,更重要的是提高生產效率和組織彈性。

企業要推動IT轉型,可以從「提升 IT 的位階與權責」和「強化 IT 人員的軟實力」兩面向做起。首先不能再把 IT 部門當作應付電腦問題的後勤團隊,而是讓科技解決商業與營運問題;而部門內部,也鼓勵 IT 人員自我定位為技術顧問,訓練洞察痛點、拆解問題的能力,接觸其他部門的業務、商業語言甚至是產業知識。由上而下打造敏捷的資訊管理方法與團隊文化,是企業在數位時代下的生存之道,也是快速回應市場、累積競爭的關鍵解方。

 

CIO IT經理人專訪👉 自由系統解救受駭問題 推出客製資安託管服務